一九三三年,參議院通過了這項「三十工時週法案」。
至於今年台灣館有35家出版社參與,展出書籍225本,並聘請5度入圍波隆那插畫展的藝術家鄒駿昇策展,以「Beyond Books, Stories Ahead」為主題,從台灣特有市集為發想,擷取台灣常見老街的拱形騎樓元素,除了讓參觀者能直接感受在地生活特色,也期待從書本體驗台灣的人情味,以及創作的多樣風格與風貌。此外,戴維君、知亞,與黛安入選「兒童觀眾」插畫比賽,陳巧妤《Spark》、楊美恩《The Boat and Whale》入選「2022 國際無字繪本大獎」(Silent Book Contest),也是台灣創作者首度入選此項目。
中方霸道打壓行徑將遭到台灣人民及國際社會的唾棄。台灣在國際上又傳遭中國打壓。並與2021年入圍波隆那插畫家張筱琦、陳怡今、黃一文與張梓鈞,在開幕會後舉辦聯合簽繪馬拉松,為台灣館帶來書迷與專業版權人士關注。文化部目前也正與外交部積極合作,除了與書展方溝通聯繫,更會與義方國會議員、省政府等代表,持續溝通,積極表達我國立場。外交部也呼籲義大利共同抵抗政治壓迫。
外交部重申,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中國政府沒有一天統治過台灣,自然無權在國際場域宣稱代表台灣或矮化我國人參與活動使用的國名。文化部指出,已透過駐義大使李新穎,與書展主席Elena Pasoli表達立場,同時充分瞭解事件經過。他們質疑民進黨是為了一黨之私的政治利益在修憲。
立法院兒少權利促進會會長、時力立委王婉諭今與民進黨、民眾黨立委賴香伶及青年團體,也在議場前穿上高中制服,呼籲朝野立委投下同意票。黨團大會從上午8時開始,進行至9時41分結束,曾銘宗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黨團大會決議,進場投同意票,支持18歲公民權入憲。綠白黃共提「18歲公民權」修憲草案初審通過,國民黨仍缺席:不會掉進民進黨設下的陷阱 國民黨團昨天表示不會缺席今天立法院會,但要如何因應則待今天黨團大會決議。管碧玲也強調,民進黨沒有多數暴力,限期是為了年底的複決,讓18歲、19歲成年人下次有投票權,限議題是現在只有18歲公民權,是唯一有四黨共識。
台灣高中職學生自治聯盟主席張豐溢表示,大部分的青少年是有能力可以決定公共政策、投票選舉等權利,這個社會需要更多的聲音,才會是個民主、多元的社會,呼籲朝野放下成見,不要再將18歲公民權當作是談判籌碼,一起投下同意票。場外聚集多個青年團體和上百高中生在外「監票」
過去這段期間,民進黨在修憲都是多數霸凌少數、不尊重少數意見、一黨修憲,程序不正義,並稱「從來沒有這麼粗暴的修憲過程」。他們質疑民進黨是為了一黨之私的政治利益在修憲。立法院今(25)日處理18歲公民權修憲提案,一直態度未明也沒出席初審會議的國民黨團,在最後關頭決定投下贊成票,109人出席,109人投下贊成票,除了主持議事的游錫堃,李貴敏、高金素梅、鄭麗文3人並未參與投票,創下立法院歷史性的時刻。場外聚集多個青年團體和上百高中生在外「監票」。
立法院投票通過後,年底可能會和九合一選舉合併舉行公民複決,尚須965萬人投下同意票,18歲青年才能擁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參加公投及被選舉權。綠白黃共提「18歲公民權」修憲草案初審通過,國民黨仍缺席:不會掉進民進黨設下的陷阱 國民黨團昨天表示不會缺席今天立法院會,但要如何因應則待今天黨團大會決議。除此之外,關鍵因素在於國民黨事前曾對縣市長進行調查,只有1人未表態,其餘都支持18歲公民權,尤其新北市長侯友宜、台中市長盧秀燕更率先表態同意,也讓國民黨團幹部「吃下定心丸」決定投票支持修憲。國民黨:支持18歲公民權,但不能接受執政黨如此粗暴 國民黨團從修憲委員會初審階段一開始,就因為未即時參與會議,批評民進黨故意排除他們,一路都拒絕出席,直到今年1月民進黨與民眾黨、時代力量代表共同討論出共識並將草案版本送出委員會,國民黨都還是不願加入討論,也讓許多人擔憂,門檻本來就已經很高的修憲恐怕連立法院都出不去。
如果通過,未來年滿18歲的中華民國國民,依法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參加公投及被選舉權。國民黨立委時表示,他們支持下修18歲公民權,反對的是執政黨粗暴、充滿政治算計的修憲。
Photo credit:時代力量黨團提供 公民權下修18歲修憲案預期今天在立法院表決同意後,得經過公告半年,並在公告期滿3個月內舉行選舉人投票複決的程序,有效票須達選舉人總數的半數以上(估約965萬票以上),最後經總統令公告,才算是完整通過修憲。」隨後一群國民黨立委上前包圍管碧玲,干擾管的發言。
曾銘宗說明,國民黨團本來就支持18歲公民權入憲,有6位委員提案,也召開公聽會聽取各界意見,這段時間一直在評估,3月17日朝野協商也表態過考量單獨抽案同意,過去非常不相信民進黨,但審慎評估後,仍決定進場投票,支持18歲公民權入憲。立法院兒少權利促進會會長、時力立委王婉諭今與民進黨、民眾黨立委賴香伶及青年團體,也在議場前穿上高中制服,呼籲朝野立委投下同意票。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表示,年輕人選出113位立委,四個黨團在選前、選後也都陸續表態支持18歲公民權修憲,期待四個黨團都一起落實選前承諾。立委萬美玲也表示,公民權下修到18歲真的很重要,「但動保權重不重要?關係到2300萬民眾呼吸的環境權不重要?」民進黨無視2300萬人為來居住環境與呼吸新鮮空氣權利,一直都是「選擇性地處理修憲提案」,連討論都沒有就直接粗暴排除,民進黨中央自己修憲小組都有很多題目但最後都沒處理。黨團大會從上午8時開始,進行至9時41分結束,曾銘宗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黨團大會決議,進場投同意票,支持18歲公民權入憲。百位高中生場外靜坐「監票」,跨黨派立委穿制服相挺 今天立法院外也聚集近百位高中生手舉「兌現承諾挺青年」、「這次修憲不投票下次選舉少一票」、「別當歷史罪人」、「拒絕政治算計」手舉牌,在立法院大門口靜坐並監票,同步關注修憲案表決情形。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副秘書長林于聖表示,公民團體會一個一個檢視今天的投票狀況,看哪位委員在拜會時保證沒問題,但表決時說的跟做的卻不一樣,「大家都遇得到,這件事情大家都會記得」。台灣高中職學生自治聯盟主席張豐溢表示,大部分的青少年是有能力可以決定公共政策、投票選舉等權利,這個社會需要更多的聲音,才會是個民主、多元的社會,呼籲朝野放下成見,不要再將18歲公民權當作是談判籌碼,一起投下同意票。
如果沒有國民黨團支持,修憲案無法通過、送出立法院交公民複決,國民黨團對修憲案的態度受矚目。民進黨一路辛苦護送、推進,但被國民黨指控所有程序變成多數暴力,應該是是國民黨拿否決權的少數暴力。
不滿民進黨「橫柴入灶」,國民黨拒出席首場修憲公聽會,各黨呼籲:不要錯過歷史時刻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則說,民進黨是「修憲阿信」,現在國民黨願意臣服,是人民勝利。依照目前立法院的席次結構,民進黨團有61席且掌握4席無黨籍、國民黨有39席掌握1席無黨籍、民眾黨有5席、時代力量有3席。
多位國民黨立委對管碧玲的言論不滿,在台下不斷鼓譟、反駁嗆聲,曾銘宗大聲拍手、高喊「多數暴力。管碧玲也強調,民進黨沒有多數暴力,限期是為了年底的複決,讓18歲、19歲成年人下次有投票權,限議題是現在只有18歲公民權,是唯一有四黨共識若以本屆入圍名單來看,日本導演濱口竜介便是其中之一。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今年度日本導演濱口竜介憑新作《在車上》入圍最佳影片、導演、改編劇本與國際影片獎(最佳外語片獎),是日本史上首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從以上種種現象來看,奧斯卡金像獎正努力擺脫過去刻板的形象,但將來是否真的會走向一個更開放且多元包容的獎項?影迷只能靜觀其變,由影藝學院未來的選擇來證明。
繼韓國電影《寄生上流》拿下2020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等大獎後,隔年中國導演趙婷再以《游牧人生》抱回大獎,亞洲電影人連續兩年在奧斯卡都獲得肯定。而今(2022)年日本導演濱口竜介新作《在車上》也入圍四項大獎,這是否意謂著美國影藝協會的改革使得奧斯卡變得更多元與包容,讓非英語系電影突破「一吋字幕」的限制,再次受到好萊塢的青睞? 我們解析過去20年的數據發現,改變確實正在發生,但部分門檻對於非英語系國家,仍是遙不可及。
而隔年中國導演趙婷及韓國演員尹汝貞相繼奪下最佳導演與最佳女配角的殊榮,也創下影史紀錄。此後,日本導演黑澤明、宮崎駿及台灣導演李安等名導,均時常被歐美影人提起為其電影的啟蒙。
儘管自2000年後,亞洲影人仍有入圍奧斯卡的紀錄,但直到《瘋狂亞洲富豪》,「亞裔」一詞才再度在歐美刮起風潮,讓更多的亞裔演員與工作者被看見。據洛杉磯時報報導,2021年美國影藝學院總計新增395名會員,其中有46%為女性、39%非白人。資料來源: Oscars.org、IMDB Dataset 延伸閱讀: 名導交鋒、串流平台大戰 奧斯卡五大亮點搶先看 奧斯卡投票制度大解密:入圍門檻「魔術數字」怎麼算?什麼狀況要啟動「過盛條款」? 橫掃奧斯卡的《上流寄生族》如何代表了這個時代?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然而,若將五大個人獎項分開來看可以發現,非英語系入圍者取得最佳男演員的入圍門票的難度最高,過去20年僅佔10.43%,相較之下,最佳導演最多元,有超過五分之一的入圍者來自非英語系國家。
過去20年來,總計有11位亞裔人士入圍奧斯卡,其中台灣導演李安在2006年憑美國電影《斷背山》成為首位拿到最佳導演的亞裔人士,相隔14年,由韓國導演奉俊昊(Bong Joon-ho)憑韓國電影《寄生上流》拿下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及最佳國際影片等四座大獎,創下非英語系影片在奧斯卡獲獎的的紀錄。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除此之外,近三年皆有來自亞洲的演職員相繼入圍五大主要獎項(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更提升亞裔在奧斯卡金像獎的能見度。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繼《寄生上流》後再有亞洲電影入圍最佳影片項目,確實值得喝采,因為數據顯示近20年裡,若排除英語國家參與製作,僅由非英語系國家獨立製作,僅有5部搶進入圍名單,入圍機率0.03%,也突顯最佳影片的殿堂對多數非英語系電影來說更是遙不可攀。
《在車上》是否能複製《寄生上流》在奧斯卡的佳績,再創亞洲影史紀錄,也成為本屆矚目焦點。實際上,亞洲電影的風潮最早可以追朔到1950年代,日僑演員與歌手梅木三吉與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共演《櫻花戀》,而獲得最佳女配角的殊榮